
304不锈钢带,316不锈钢带,316L不锈钢带,317L不锈钢带,347H不锈钢带,904L不锈钢带,310S不锈钢带,309S不锈钢带,不锈钢带 新建热轧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线的生产工艺流程、关键设备和技术特点。退火炉为两通道,天然气和煤气可以互相切换,技术优势明显;抛丸机配有24套抛丸器,保证了带钢酸洗前的高效除鳞;酸洗段配有研磨刷洗机,可以减轻酸洗段负担,降低带钢酸洗后表面粗糙度,提高产品品质;酸槽底部安装小喷嘴,能耗小,并可提高酸洗效果。基于现场生产冷轧极薄不锈钢带材表面硬度极难控制的问题,针对301S不锈钢的冷轧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,分析了不锈钢冷轧生产过程中影响表面硬度的相关工艺参数,得出材料的抗拉强度、轧制速度、轧制油温度和压下率是影响轧后材料表面硬度的关键因素。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预测表面硬度的非线性映射模型,并根据此模型得出了预测数据的趋势图谱。研究结果表明,压下率的变化对冷轧不锈钢表面硬度的调节能力最强,而其他参数对硬度的影响为10HV左右。经检验,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-2.63%~2.76%,预测结果准确率高,可以用于产品质量的现场在线控制。 2.5 mm热轧06Cr18Ni5Mn7Cu3N奥氏体不锈钢带的生产流程为70 t EAF-70 t底吹GOR转炉-LF-180mm×1 240 mm板坯CC-热轧工艺。酸洗后2.5 mm热轧带距边部约30 mm处出现宽度≤20 mm,深≤0.06 mm的脱皮缺陷。分析表明,由于在热轧加热过程中加热温度过高(1 200~1 260℃),以及加热时间过长(超过210 min)使得富铜相在晶界处大量析出致使在热轧过程形成脱皮缺陷。通过将加热温度调整为1 200~1 240℃,加热时间为150~210 min后,产生脱皮缺陷的带材由7%降至0.5%以下,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