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304不锈钢带,316不锈钢带,316L不锈钢带,317L不锈钢带,347H不锈钢带,904L不锈钢带,310S不锈钢带,309S不锈钢带,不锈钢带 在室温纯水、高温纯水及高温硼锂水环境下开展了316LN不锈钢在不同应变幅加载下的腐蚀实验研究,并获得了3种条件下的腐蚀疲劳寿命曲线。结果表明,316LN不锈钢在加载过程中出现了先硬化后软化现象,通过快速多重旋转碾压技术(FMRR)在奥氏体316L不锈钢表面制备纳米结构层,并对其进行不同温度的退火处理。采用X-射线衍射仪(XRD),透射电镜(TEM),扫描电镜(SEM)及电化学工作站对退火样品的微观结构及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。结果表明:经FMRR处理60 min后,在不锈钢表面因塑性变形生成了α′马氏体相,其衍射峰的半高宽明显宽化,这是由于经过塑性变形后316L不锈钢晶粒细化和微观应变增加导致的;不锈钢表面也形成了约12 nm厚的等轴纳米晶,且晶粒呈随机取向。对样品退火处理后,α′马氏体的衍射峰强度随退火温度的增加而增强,这表明316L不锈钢的马氏体含量增加。退火后样品的晶粒尺寸有所增加,但仍为纳米级,而微观应变随退火温度增加而减少。与原始样品相比,纳米化的316L不锈钢耐蚀性明显降低,退火处理后耐蚀性进一步降低,300℃退火样品的耐蚀性最差,这是由于晶界数量、马氏体含量和残余应力共同作用所致。 且随循环周次增加,应力峰值逐渐下降;高温纯水及高温硼锂水环境下材料的腐蚀疲劳性能下降,加速了材料的腐蚀疲劳失效;在高应变幅条件下高温的软化作用占主要影响,低应变幅条件下腐蚀作用占主要影响;试验后的样品断面上均可观察到疲劳辉纹、滑移变形带及二次裂纹,高温水腐蚀环境会加速裂纹扩展,加速疲劳失效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