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304不锈钢带,316不锈钢带,316L不锈钢带,317L不锈钢带,347H不锈钢带,904L不锈钢带,310S不锈钢带,309S不锈钢带,不锈钢带 提高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(904LSS)强度同时又不明显降低其耐蚀性的有效方法,采用等离子渗氮及碳氮共渗(软氮化)两种方法氮化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,并研究其氮化后的表面形貌、显微组织结构以及耐蚀性能。通过点蚀试验、缝隙腐蚀试验和盐雾试验,研究了904L不锈钢表面未涂覆、半涂覆和全涂覆EB104/EB202涂层试样在不同含量的FeCl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。结果表明:随着FeCl3含量的增加,未涂覆EB104/EB202涂层试样的点蚀程度和缝隙腐蚀程度不断加剧。对于半涂覆EB104/EB202涂层试样,其缝隙区、未涂覆区和涂覆区的腐蚀程度依次降低;缝隙区出现严重的点蚀和缝隙腐蚀,且腐蚀程度也随着FeCl3含量的增加而加剧。全涂覆EB104/EB202涂层试样具有良好的耐点蚀、缝隙腐蚀和盐雾腐蚀性能。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 Sage及相应的钢铁材料数据库对904L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热轧板中的平衡相进行计算,分析了元素含量在允许范围内变化对主要析出相σ析出行为的影响,并对904L钢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。结果表明:904L钢中析出的平衡相有FCC#2、BCC、M23C6、σ和LAVES相。Cr、Mo和Si含量的增加会提高σ相的完全溶解温度和析出量;C和Ni含量的增加使σ相的完全溶解温度和析出量略有降低;Mn和Cu含量的变化对σ相的完全溶解温度和析出量没有影响。试验结果证实了时效条件下的主要析出相为σ相,与热力学计算结果基本一致。 结果表明:经两种渗氮处理后试样表面硬度均有大幅度提高,其中等离子氮化后试样的表层硬度高于软氮化后试样的;渗氮层均由化合物层和扩散层两部分构成;两种渗氮处理后的904L氮化层由于CrN的析出导致耐蚀性有所下降,其中等离子渗氮后的904L耐蚀性下降较小,优于软氮化后试样的。



